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节 (第2/3页)
看到真人的时候,还是很难抱怨什么。不是谁都天生足智多谋胆大心细做事缜密的,殷小姐不过一普通闺阁少女,被娇养长大,嫁得如意郎君没多久就遭遇大变。就像她说的,如果当时不是腹中有了孩儿,她当初就会追随陈萼投江自尽,她尽可能的保护着这一丝血脉,又有神仙托梦,才一直坚持了下来,等到柳暗花明的那天。 也许有人怀疑她这十八年里为什么没有一点挣扎求救,但我见到她以后,却知道,她一直没有改变,只是被神仙之语套住了,把这当做了一个忍辱负重期限,过了期限就可以结束苦痛,完全忘了还有其他的办法。 天上一天,人间一年。 对于仙人来说,这只是弹指而过打个盹的时间,却忘了对于凡人来说,那是饱经煎熬的小半生。 又或者,他们知道,只是,谁会在意? 人可以成仙,成仙后却会忘记为人时的苦难,美其名曰磨练。 但我不能迁怒,因为就连我,都没有料到殷小姐会选择自我了结。世上存在的最多的就是事后诸葛亮,当殷小姐自尽后,我才恍然发觉,她之前过的不快活。或者说,我知道她的不快活,但我没有太在意。 人生起伏,谁能一帆风顺?我甚至觉得,殷小姐遭逢大难后挺了过来,已经没有什么能再打倒她的了。对着仇家强颜欢笑十八年,这样的日子都忍了过来,大仇得报之后不应该一帆风顺吗? 现实狠狠的打击了我的自以为是,我以为不值一提已经翻篇的小事,却能成为一个人心里的魔障。 丞相大人像是衰老了好几岁,陈萼表情空白,眼中却带着哀痛。 我站于灵堂之上,看着殷小姐的棺材,满腹话语说不出口,心中却有所顿悟。 殷小姐下葬后,我再次回到了洪福寺。 第13章 洪福寺内的生活非常平静,除了早晚功课,其他时间我都跟着法明师父,参与那半卷残经的翻译工作。在经文的诵念声中,心情很难不平静。 对于殷小姐的死,我也度过了最开始的震惊茫然期,夜深人静的时候,偶尔也会想到底是什么造成了这一切。 在现代,高中文理分科的时候,我的老师给我的建议就是去学理。倒不是一直以来大家都重理轻文,而是在我老师眼里,我的文科成绩和理科成绩相比,有些难以挽救。那些阅读理解总结反思,除非之前做过同样的题目,否则一到我手里,就会被发散的没有边际。发散不算错,但方向完全相反就让人头疼了。 我的语文老师一度愁白了头,他甚至给我列了好几份作文模板,只为了我高考时作文可以规矩一点,别弄出零分把我拉出重本大学的分数线。我当然不服气,每年高考的满分作文零分作文都会集结发表,我觉得我偶尔的剑走偏锋很有满分的潜质。但语文老师冷笑的告诉我,除非阅卷老师的三观和我一样歪。 总之最后,语文老师让我写作文的时候别想挖掘什么,因为我一挖掘肯定就是重点偏,就从表面现象中发散,中规中矩一点再加上一手不错的字,作文分数即使高不了,也能够达到及格线。 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我不想拿高考开玩笑,所以我很识趣的从了,不过这不代表我认同,不管是重点偏还是三观歪,不到最后的验证时刻,谁知道真理是不是站在我这一边的。 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而现在,我管他上帝笑不笑,我现在归佛祖管! 唐代是一个很神奇的朝代,后来的清朝弄出了一个太后下嫁的故事就好像多大的耻辱一样,却忘了在唐朝,有儿子和父亲的后宫勾搭到一起,登基之后又把人划拉到自己的后宫之中,后来更是立为皇后,等到皇帝驾崩,皇后翻身一变称帝登基改朝换代,后宫男宠也不缺;再后面还有一个皇帝,瞧上了自己的儿媳妇,把人弄进宫里极尽宠爱,不明真相的人还能说一声志趣相投、琴瑟和鸣。虽然后来马嵬坡逃跑的时候把人弄死了……但这足以证明,掌控权势的人可以任意妄为,身不由己的人也只能随波逐流。 当然,这些事现在还没有发生,可皇帝大大的后宫里,也有前朝皇帝的后宫和妹妹充当嫔妃,那些人就真的全都心甘情愿吗?可我也没听说过谁去寻死报仇。 所以说,当一个女人被强占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也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那个人的身份。一个船夫流氓肯定会让人无法接受,但如果是枭雄诸侯甚至至尊,那么受害者的心理压力就会小很多。 殷小姐会自尽,归根到底还是刘洪的身份太低,让她觉得自己经历的这一切都是屈辱。 发散到这里的时候,我给自己一巴掌,不敢再想下去。不用别人提醒我,我都知道这种想法肯定不对,这种是似而非转移重点偷换概念……我总算明白我当时语文老师心里的苦了。 重点是,这还不是我特意去想的,而是不经意的就发散过去的,也许我的三观真的有点歪。 这有点可怕,毕竟我觉得自己一直是个还算好的有底线的人,没想到自己居然一不留神就差点破掉自己的底线。 我又开始闭关啃佛法,好好洗涤一下自己有些发灰的灵魂。偶尔遇到几个师兄弟,我们也会进行一番交流,法理越说越明,志同道合的人总会凑到一起,不知不觉,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