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58章 铜锣峡 (第1/2页)
三日后明军水师抵达铜锣峡! 对铜锣峡这个名字朱由榔自然不陌生,其位于铁山坪山脊南端,是长江切割铜锣山而形成的峡谷。 其在重庆府城东二十里,两岸峭壁如削,是朔江而上进入重庆府的水路门户,素有东陲屏障之称。自古乃是兵家必争之地。 历史上在铜锣峡爆发的有名大战实在是太多了。 嘉熙三年,南宋大将赵暹便在铜锣峡大败蒙古军。 大明洪武四年,太祖皇帝朱元璋平蜀,派廖永忠率兵伐大夏,明升抵抗不住便在此受降。 但要说如今明军阵中对铜锣峡最熟悉的,莫过于李定国了。 崇祯十七年春,张献忠率部众号称三十余万,从湖广荆州入川。二月攻下夔门,五月夺取涪陵,六月初抵铜锣峡口,一副势不可挡的姿态。 当时的四川巡抚知道明军势弱,遂决定在铜锣峡积极防守。 他在铜锣峡备下火炮、滚木、擂石,并设置铁索封锁峡口江面。 张献忠见状做出一副要猛攻铜锣峡的姿态,暗中调遣千人由李定国统辖走陆路攻占江津,占领浮图关。 一下子明军变成了腹背受敌,形势急转直下。 铜锣峡有一点和潼关、山海关等雄关很像,那就是从外面往里打很难,打从里面往外打不要太简单。 很快明军防线就告破,张献忠顺利拿下铜锣峡。 李定国是这次事件的亲身经历者,自然记忆尤新。 只是这毕竟是他在大西军阵营时创下的,说出来朝廷面上无光。 故而李定国一直保持着沉默。 直到朱由榔点名问到李定国。 朱由榔见清军在铜锣峡悬崖上凿崖壁,牵铁索,擂石置炮,引绳为飞桥,第一时间想到了李定国。 “晋王觉得如今该如何破局?” 面对天子的点名询问,李定国自然不好再装聋作哑。 他清了清嗓子,有些尴尬的说道:“陛下是想要正面强攻还是用奇计取胜?” 朱由榔毫不犹豫的说道:“自然是用奇计取胜,此战损失越小越好。” 李定国点了点头道:“要想正面突破飞桥防线很难。不过臣知道一条小路,可以命士兵们抬着竹筏小舟从南岸白盐山顶伐木开道。这样可以出其不意的出现在东虏后方,上下游同时夹击,铜锣峡可破矣。” 朱由榔心道李定国果然使出了看家本领,还好大明有李定国啊! 其余诸将如刘体纯、袁宗第皆是哈哈大笑道:“晋王真性情也,此计甚妙。” 文安之也捋着胡须道:“此真良计矣。” 朱由榔见没有人反对,遂下旨道:“既然如此,这次便由晋王领奇兵出击吧。” “臣领旨!” 李定国对铜锣峡太熟悉了,回到这里就像回家一样,此战可谓是十拿九稳,得天子信任自然是欣然领命。 “朕便坐镇大军之中,吸引东虏的注意。” 朱由榔决定把自己当做诱饵,诱惑清军严守飞桥防线。 只要朱由榔在,清军的注意力势必不会分散。 ... ... “程将军,您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