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章 大姐亲事 (第2/5页)
,里面换洗的衣服全都被拿走了。 “这个混帐!”穆合东找不到人,只能对着空屋子骂了一句。 看来,等回村的时候要好好的和娘说一下了。 邱氏那边还是二弟出面比较好。 若是实在不行,那就让娘去。 反正邱氏挣的银子,必须有穆家的一份。 时间如流水,一日又一日。 元宵之后的十来日,穆清媱一家规律的忙着小摊子上的生意。 日子虽然单调,忙碌,但是看着荷包一点点鼓起来,母女几人也觉得生活很满足。 这一日,刚过了中午。 穆清媱做了饭菜给大家吃。 从外面来了一个台宁村的妇人。 “邱氏,呦,朱氏,杨氏,你们都在呢?” 妇人一进棚子就热切的跟几人打招呼。 “咦?” “这不是马婶子吗?你怎么找到这来了?”邱氏作为主家,见到同村的人自然要招呼。 马氏比几人年长很多,四十多岁,辈分也长了一些,所以邱氏几人都叫她婶子。 马氏走到几人跟前,看了一眼桌上的饭菜,脸上笑的热情,“我这不是有事找你吗?特地租了驴车来找你说说关于你家大丫头的亲事。” 邱氏一听是关于穆清苧的亲事,脸上闪过不自然。 她最近确实有些发愁女儿的亲事。 穆清苧之前就退过亲,再加上前段时间和高家的事。 邱氏好几次想找朱婶帮着说说的,后来又觉得自家女儿这样不是为难人家吗?也就没提。 这马氏突然找过来,还说是给穆清苧说亲,邱氏自然热情的招待。 “婶子,来,坐下,跟我们一块吃点。”邱氏招呼着马氏坐下一块吃。 马氏客气了几句,最后还是坐下了。 旁边一桌的穆清媱几人也都听到这话了,眼神落到大姐穆清苧身上。 “大姐,那个马氏你熟悉吗?”穆清媱知道这个年代的人成亲比较早。 而且,大姐已经快十六了,确实该说媒了。 穆清苧脸有些红,头微微低着。 听到小妹的问话,轻轻点了点头。 “大姐,你点头是什么意思?是熟悉吗?” “哎呀,小妹,大姐害羞呢,我跟你说。”穆清媱笑着看了看大姐,拉着穆清媱道,“这个马氏,咱们要叫二奶奶了。她算是村里的媒婆,专门给人说亲。” “媒婆?”穆清媱对这两个字还是挺新鲜。 转头仔细的看了看马氏。 她和普通乡下妇人也没太大区别,穿着半旧的素色花袄子,言行举止间也透露着普通妇人的气质。 唯一可取的就是那张嘴,这会儿正在夸穆清苧。 把她说的比一般男子还能干。 “小妹,这个马氏还行,咱们村好多成亲的人都是她给撮合到一起的,说的人脾性也都差不多少,日子过的都不错。” 穆清媱轻轻点头,“这么说的话,这个媒婆还是挺靠谱的。” “对呀,若是她真的能给大姐找到一户不错的人家,娘也算了了一桩心事。” “是吗?” “那当然,你没看出来娘最近看大姐的眼神不对劲吗?她那是在发愁。” 别看穆清妍整日人来疯似的,但是这些小事她还是看在眼里的。 “就算娘着急,大姐的亲事也不能马虎了,咱们得和对方相处几次再定。” “嗯,娘肯定知道。” 另外一边的桌子上,马氏正在向邱氏介绍着那男子的情况,“他们家姓方,住的地方离咱们村有二十里地,是方河村人。” “方家就三口人,方万是独子,今年十八,比你家大姑娘年长两岁,读过一些书,也算是个有文化的人。” “邱氏,说实在的,他们家这条件算是不错的,就是有一点,太穷了,一般的人家都不愿意嫁过去。” 马氏那是把方家老底都快掏出来了。 邱氏对这点倒也不是特别在意。 要说穷,谁还能比她们母女以前更穷。 只要好好做活,愿意动手,这日子慢慢会好起来的。 再说了,自己家有这摊位,穆清苧就算嫁出去了也不至于饿着。 “马婶子,这些都不要紧,只要他人好,对我家大丫头好,别的我都不在意。” 邱氏表了态,马氏脸上那笑更深了一些。 “我就说,邱氏你不是嫌贫爱富的人。” “我给你说他们家也是觉得你家大丫头这年龄是有点大了,而那方家这些年供着方万读书,条件不好。” “你们家大丫头若是愿意嫁过去,方万铁定死心塌地的对你家丫头好,这一点我敢给你打包票。” 有马氏这话,邱氏也算放下半颗心。 一旁听着的朱氏和杨氏也觉得不错。 若真像马氏说的那样,穆清苧倒是可以嫁过去。 虽然说离县城有些远,但如果方万愿意来镇上帮忙,日子肯定不会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