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年代研究员_第181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81节 (第2/4页)

间的,而且陆见也知道等到1979年4月的时候花国就会开始设立经济特区,哪里才是他们这些外商的机会。
  陆见也知道每一项政策都是有利有弊的,包括这些引进外资的政策,他们带来了资金、技术、管理模式等等,但也带来了污染、打击了那些国营企业,加速了不少企业的破产。但只有竞争才能让花国发展得更好。
  不过陆振团还是有同陆见说了不好事情,他有意在郑陆大队的陆家找一些有天赋的孩子去给他帮忙,他已经打算好了,时候应该会在g省那边成立自己的公司。只不过他毕竟是m国人,大部分产业都在m国那边,以后肯定还是大部分时间在m国那边的,所以他需要有人在花国这边给他帮忙,当然这些人最好是陆家人,这也算是陆振团是对陆家那边的帮助的。
  陆见倒是没有发表意见,直接一个电话打给了陆父,陆父也将陆二叔给叫了过来,三人在电话里面简单商量了一下,陆见对下面的那些侄子都不怎么了解。他倒是觉得自己四哥比较适合去外面闯荡做生意,他上面的三个哥哥都是农村人,性子都比较闷,并没有什么魄力和开创力,一辈子也就只是合适在自己一亩三分地努力了。
  陆见四哥则是不一样,他这些年一直在各大城市里面跑动,倒是见识不浅,遇到的事情也不少,对各方面的事情都有些了解,倒是比较适合去给陆振团帮忙。
  陆见的看法和陆父还有陆二叔的想法是差不多的,陆见二叔也就一个儿子陆建和,他已经是陆父定下来的接班人了,以后只要带领郑陆大队发展的,自然不能离开。陆家的第三代又太少小了,陆父的两个长孙还在读书,出来之后也有可能是国家干部,他们选择的专业也不是经济方面的。所以现在合适的人也就只有陆见四哥了。
  当然这件事不是他们定下来还是要看陆振团和陆见四哥的,他们也就只是说一下罢了。陆父会提前问一下陆见四哥的意见,而陆振团这边陆见也会和他说一下。
  元旦的时候陆见他们跑去光学研究所参加了光刻机还有蚀刻机的项目组的会议,会议上人很多,他们计算机研究所领头的是霍所长,他们这次也是要出不少力的,不过这次研究主要出力的人还是光学研究所这边的人,陆见他们主要负责的是控制程序这一块。
  会议开得非常热闹,才进行没多久就有人吵起来了,不过他们说的都是光学相关的技术,和陆见他们的没有很大关系,跟着陆见过来的不少人都有些听不懂。陆见之前看过不少光学相关的书,倒是差不多能听懂,但如果让他说出个什么来的话就完全不行了。只能耐心仔细的听着,毕竟这是一个项目组,不少研究都是有联系的,多一些了解对后面的研究也有好处,会让他们设置的控制程序更合适。
  第262章
  光刻机的研究要比蚀刻机复杂多了, 所以这个研究的重心还是放在光刻机的研究上面的。
  这一次光学研究所的目标还是非常大了,想直接将步进扫描投影曝光机,准备将集成电路图形的线宽缩小到0.35 μm的节点。波长能达到193nm, 光学光刻分辨率争取能达到70nm的极限,目标很宏大, 自然需要的时间也不少。
  限制芯片大小的主要关机就是在于光刻系统能获得的分辨率有关, 而提升分辨率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减小照射光源的波长, 因此这个项目的关键就是开发和寻找新型的短波长的光源, 研究不同的光源本来就是光学研究所的重要任务, 所以这一次他们项目的重点也就是找到只有193nm甚至是要比这个数字更短的光源。
  而这项任务除了本身的研究实力, 大量的实验之外, 自然还需要不少运气了, 陆见倒是记得光刻机的几种光源, 大概是激光、紫外光、深紫外光,还有极紫外光, 而极紫外光是后世最先进的光源技术, 只可惜陆见也就知道些名字,前世的时候并不是很了解,他近段时间倒是补充了不少光学知识, 但是后面这些光源不是还没有被研发出来, 就是应用方面还有很多问题, 所以现在的光刻机使用的还是激光。
  陆见坐在霍所长的边上, 耳中听着那些人的话,一边的霍所长也听得有些无聊,现在还没有提到他们的部分,他不像陆见一般,这次过来的原因主要就是因为这个是三个单位的合作项目, 他过来算是重视,具体任务还是交给陆见他们去做的,所以他就只是听着。他本来的位置不在陆见这边,是他强烈要求才做过来的,按他的说法反正我都没有什么话要说,哪里需要坐这么后面。
  不过一边的陆见倒是一直在记着笔记,趁着中场休息的时候霍所长抢过陆见的笔记本,仔细看了起来,还真是有模有样啊。他不由得啧啧两声,有些感兴趣地说:“这个笔记记得挺详细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