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宿主他渣得明明白白[快穿] 第45节 (第2/2页)
么都不肯言明身份,只含蓄地说过自己是李家宗室。 为了让李晟的谎话成真,厉帝还非常配合。 皇室中只有一个儿子的王爷有好几个,借用一下身份也没啥。 所以这会儿看到明庭坦然大方,厉帝有些捉摸不透他到底猜出来没。 等走进二进小宅子,厉帝发现房子虽然小,但是被主人收拾的干干净净。 何姑是个朴实的人,在别家都种花花草草的花坛里,种了小葱、蒜苗、韭菜、香菜。 厉帝不止一次听李晟在皇宫里念叨,说涮火锅的时候,小娥姐从花坛里揪一把香菜,调蘸酱或者下火锅里,真是嘎嘎香。 还有春天,义母种的豌豆,刚长出来豌豆尖掐下来烫锅子,那叫一个美滋滋。 作为一个无法接受香菜的人,厉帝倒是尝了豌豆尖。 不得不说,哪怕皇宫的食材丰富,但是这么质朴又新鲜的吃法,还是民间更胜一筹。 厉帝来的时候,家里除了明庭没别人。 京郊纺织厂也开了,蒋小娥不乐意闲在家里,第一时间就去纺织厂应聘。 因为她是熟手,而且技术好,不但成了骄傲的纺织女工,还是当上了组长。 至于何姑,也去了郊区,说要去农家选只大鹅回来,做她刚学会的铁锅炖大鹅给大家吃。 同样考上进士的王治带着小松去拜师,大雅去了苏宅,她现在是明庭和苏令仪之间的小邮递员。 没办法,苏衡中一时冲动把女儿订了出去,之后怎么看明庭怎么不顺眼,干脆不许他去苏宅。 还好苏夫人聪明,经常邀请大雅到苏家。 她平常教导大雅书画,其实也是给明庭机会,他可以通过大雅给苏令仪日常捎个小吃,小玩意,有趣的图书,好看的首饰等等。 苏令仪也会给明庭绣个香囊,做个扇袋。两人的书信,也是大雅帮忙传递。 厉帝登门,明庭邀请他进屋,泡了茶奉上。 李晟大大咧咧地坐旁边,明庭也没拘谨,一口一个“义父”,喊得厉帝竟然有种被洗脑的感觉,认为有这么一个义子也挺棒。 虽然没见面,但明庭对厉帝的印象很好。 这位老大作为顶头上司,真的是个不错的人。 哪怕那么多人反对招聘女工,他依旧坚持按照明庭给李晟写的管理条例一丝不苟地执行着。 关键是面对压力,他没有把明庭供出来,所有的锅都自己背了。 同时,厉帝暗地里给明庭的物质奖励一样都没少。 跟着这种老大做事情安心! 不用担心像晁错一样,一出事儿就被皇帝推出去顶包,还咔嚓腰斩了。 遇到汉景帝那种领导真背时,说句倒八辈子血霉都不为过。 所以,明庭也乐意开动自己的脑筋,帮厉帝分忧解难。 有一句话叫什么来着,选择大于努力。在职场上跟对老大,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厉帝喝着茶,打量着明庭。 不错,真是个朝气蓬勃少年郎!长得还十分俊美,叫人看了就欢喜! 厉帝跟明庭闲聊起来,边聊边试探他。 也不知道是明庭演技太好,还是这少年真的就是工科狂人对别的事情完全不关心,反正厉帝愣是没抓住他的小辫子。 他到底知不知道自己的身份? 这成了纠结厉帝的一个问题。 后来,厉帝跟明庭聊到了纺织厂。 纺织厂的收益很不错,目前依旧是国营为主,还没有开放民营。 现在有很多人看到国营纺织厂红红火火的,对纺纱机动了心思,民营迟早是要开放。 到时候,朝廷自然会优先选择经济实力强,而且比较靠谱的人当第一批民营厂长。 唯一叫厉帝担心的,还是量上来了,国内的消耗就那么多,怎么办? 实在是纺纱机效率太高,东南省的产量,已经能供应整个南方还绰绰有余。 若是民营纺织厂开起来,全国铺开,最后肯定是供大于求。 怎么办? “这个好说,恢复丝绸之路啊!”明庭拿来地图,打开。 古丝绸之路依然存在,只是西北有西夏,往西走多了许多危险,只有胆大不怕死的少量商人还在险中求富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