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之罪_第40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0节 (第3/3页)

口;田卫华现场在老庙社区,看得仔细些,花的时间最长。石锋让郑航找一个停车的地方,停得远了,嫌疑人要走好一段距离,停得近了,恐怕惊动被害人。
  方娟跟着郑航一路琢磨。
  齐胜脸上闪过一丝笑容,对教授说:“这个现场我们仔细搜索过,调看了所有视频,五百米范围内没有发现车辆来去的踪影。”
  “不止五百米,就以一千米为半径。”
  齐胜看了一眼贾诚,又看了一眼教授,说道:“一千米?覆盖了大街和好几条小巷,车来车往,流量很大,恐怕会有很多‘意中人’。”
  石锋笑了。“我们找的是长安之星。流量再大,车辆再多,长安之星不多,符合我们设定标准的车更少。”他抱歉地对着贾诚笑了笑。“得辛苦贾副局长立即安排人去做这件事,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
  贾诚点了点头,立即打电话落实。
  但折腾了半天,郑航没有完成教授的指令。这是个没来得及改造的老街区,巷道四通八达,几米十几米便有一个角落,几乎每个角落都可以停车,既隐蔽,又不会留下痕迹,如果不是占用主人的车位,不会引起任何人注意。
  石锋问:“总共有多少个角落?”
  郑航耸耸肩膀。贾诚和齐胜以为郑航答不上来——这很正常,探寻哪个角落可能藏车,当然不会去数有几个角落。
  “十五个,教授。”没想到郑航数得很清楚。
  石锋噘着嘴说道:“那么结合两地视频出现的车辆,以及我们对车辆年限的预计,可以画出车的图像,看看能否在这些地方找到线索?”
  “好,马上落实。”贾诚说着,看看时间不早,建议先去吃饭。发现车辙及车影已是突破性进展,虽然图像显示车辆毫无特色,查找无异大海捞针,但忙乎一天,总得张弛有度,不能把破案的全部希望都寄托在教授身上。
  招待是领导的事,八项规定严格限制了陪餐人数。郑航和方娟便跟教授告退,留在老庙社区。这是一片老居民区,巷道里散发着炒菜的香味,方娟闻见了。
  “我要吃晚饭了。”她大声宣布。
  郑航也饿了,但他吸多了烟,嘴里苦涩,没有胃口。“再走走看吧!”
  他们一家家商店饭馆地走,给里面的人看画像。没有特殊标记,但店主们都答应会留意观察。郑航留下了自己的警民联系卡。
  接着,他们走进“花之林”茶餐吧。这是这一带装饰最雅致的场所,可以喝茶、喝咖啡,也提供中西餐、煲仔饭。郑航找了一个临窗的卡座,请方娟坐下,然后招呼服务生。
  隔着狭窄的走廊,有两席圆桌,坐着老老少少十几个客人,大约十分熟悉,彼此吆喝着,三个四至六岁的孩童绕着桌子乱跑,忙着应酬的年轻母亲不时呼喊,孩童却越过走廊,钻进卡座里,骚扰方娟。
  母亲不得不走过来,满脸堆笑地道歉:“对不起,希望你们不要介意。”
  “没关系。”方娟说,“他们真可爱。”
  “就是不听话,太调皮。”
  “调皮的孩子聪明。”
  郑航过来了,方娟向他做了介绍。
  “你男朋友真帅!”孩童母亲说着,冲郑航笑了笑。
  郑航正拿着菜单,僵了一下。
  “谢谢。”方娟感到很温暖、很称心。
  女服务员端来茶水,方娟突然想起画像的事,把它摊开在桌面上。
  “你是画家吗?”孩童母亲搭腔道,“画得真逼真。当然,社区里长安车很多,很普通,但你画出了它的细微特征,比如车右侧的划痕。”
  郑航手里的菜单落在地上。他看了看画像,又盯住孩童母亲带着倦容的脸,又看了看方娟,接着盯着画像。
  方娟首先反应了过来。“你见过这辆车?”
  “见过。”她说,“就是几天前,这辆车停在我家门口的巷子里,灰扑扑的。我家小孩跟同伴从幼儿园回来后喜欢在那里玩,一个招呼没打到,他们把车身当黑板了。”
  她指着画像上的汽车车身,说道:“我准备赔点儿钱的,可是车主一直没有出现。”
  郑航仔细辨认,车身上有一个模糊的符号,像英文字母“s”。
  “那天,幼儿园老师正好教到‘s’。孩子心性你们是知道的。”
  “记得车牌号码吗?”
  孩童母亲惊讶地盯着郑航。“你们……不是车主啊!”她咬着嘴唇,双眼盯着桌上的一束绢花思考着,“05136?186?756?记不起来了。反正开头数字是05,最后数字是6,我不确定当时抄下号牌没有?”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