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清远寺里论缘起,终不过一眼初见 (第3/4页)
个月后,太守一家要来清远寺还愿,要在寺中小住几日,所以师兄们这不忙着准备着。” 青川才十一岁,还只是个小男孩,声音稚嫩清脆,说起话来听着很是舒服,可刚才那寥寥几语,虽然平平淡淡无情无绪,可叶寒还是听出了他话中的满不在乎,甚至还有那么几丝若有若无的厌恶,虽不知是从何而来,她也无心探知,只好奇问着这件事,“太守一家不是一个月以后才来吗,怎么这么早就开始准备了?” “谁知道。” 青川耸了耸肩,懒得理会这事,姐姐好不容易来寺中一趟,他才不想把时间浪费在这些破事上,于是拉着叶寒在湖边打起水花来,然后就见一片小石块掠过碧青色的湖面,开出几朵晶莹剔透的水花,然后又落回水里,原以为是昙花一现,没想到一旁又突然炸出几朵更大更美的是水花,然后便是层出不穷的水花声。 “姐姐,你看我现在也能打出五个水花了!” 青川虽是从小出家,但毕竟还是小孩天性未灭,跟叶寒把小湖弄出层层水波涟漪,煞是热闹。 叶寒在地上挑了一块好点的小石块,递给青川传授着经验,“记住打水花虽然是个力气活,但也有诀窍——你选的石块太大了,要选这种扁平轻薄的石块,这样水花才能打得更多更远,以后你……” “叶丫头,原来你们在这!” 正说着,从身后传来一沉稳粗犷的喊声,虽不似青溪师傅那般温文有礼,但却倒多了份江湖豪气,因为来者便是清远寺的掌膳师父——青水。 叶寒看清来人,收回了不切时宜的玩心,双手合十行了一礼问道:“青水师傅,可是方丈又让你来寻青川了?” “是,又或者不是!”青水卖着关子,从青灰色的袖管里掏出一浅色小袋,“青溪忙不过来,让我把菜钱给你送过来,整三两银子,你点点。” 叶寒接过,果真是三枚圆滚滚的银锭,砸手的重量让她心里感到一丝多余的压力,于是从钱袋中拿出一枚银锭递到青水面前,回道,“今日菜钱是二两银子,可能青溪师傅装错了,还麻烦青水师傅代我还给青溪师傅。” 青水不肯接,解释道:“没有结错。师兄说了,你今天送来的红姜品质极佳,让账房多给你一两银子。” 叶寒看着多出来的一两银锭,有些受之有愧不敢收。自父亲去世后,清远寺知她生活不易,平日里没少关照她,寺中的菜蔬几乎都只要她家的,还托来寺中烧香拜佛的城中大夫少收她点药钱,这么多恩情在身,你让她怎有脸再拿他们多的银子。 “姐姐,你就拿着吧!”青川拉着叶寒的衣角,也劝说着她收下,“你家种的红姜可能全元州都找不到第二家,不仅师父喜欢,连来的香客也喜欢,都问我们在哪里可以买到呢!” 青水也紧跟着帮腔劝道:“对呀,叶丫头,要不是你教我把红姜切片,裹上面薄浆炸着吃,我恐怕到现在还只会把红姜用来腌渍,暴遣天物呢!” 青水师父和青川一言一句说着,叶寒也不好直接拒绝,于是想想说道:“既然这样,那我也不好再做推辞!青水师父,我有一事想麻烦你。” “什么事,你说?” “家父一年前离世,去得突然,现在母亲也重病不起,所以我想请您在佛祖殿前帮我添上一盏福灯,一为安渡亡父,二为母亲祈福。”叶寒把刚才未送回的银锭重新递给青水,双目坚定,“这是香火钱,麻烦师傅了。”平日里每次结账时,寺中账房都会多给她些菜钱,不多,她缺钱便没拒绝,把多的钱都还在下次送的菜上,可这次整整一两银子,实在是太多了,她真的受之有愧。 青水迟疑了一下,瞧着叶寒的倔强样子,再转头看了看沉默不言的青川,最终还是接了过去,轻叹一下无奈应下,“好吧!我会帮你添上一盏福灯,嘱咐当值师兄弟为你父母多念几首经。” 叶寒双手合十,低头谢过。 不知不觉,日头快到晌午了,青水要负责膳房事宜便早早告辞离去,而叶寒也不能再多逗留,也迈步往后院走去,青川不舍,也跟着叶寒送到了后院门口。 “姐姐,你下次来还要多久?”虽然之前已经问过,但青川还是忍不住再次问着,也不知是不小心忘了,还是想私心地多与叶寒说一会儿话。 叶寒背上自己的空背篓,摸了摸青川光得发亮的头顶,好似上面有头发一般。青川或许还小,经不起离别,每次自己下山回家他都对自己依依不舍,好像自己再也不来一样,最后弄得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