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91节 (第3/5页)
用说卢浮宫、巴黎圣母院之类的景点了。至于香榭丽舍大街,也只有等到下一次了。 高宇在欧洲宣传了一周,虽然只走了三个城市,但行程却十分繁忙,首映式、节目、采访,几乎挤满了所有时间。 离开了法国的时候已经是九号了,所以高宇直接飞往了北京,准备参加十号在这里举行的首映式。至于陆言,却是直接飞回了纽约,听说是有关于剧本的事情,需要他亲自回去看看。 从几天前开始就有剧本上门了,好莱坞的制作方迅速意识到了高宇如今的价值,说如雪片般飞来有些夸张,但目前陆言接到了约莫五六个剧本还是有的。这次,他就是回纽约仔细讨论一下剧本问题的。 不过不知道是巧合,还是必然,高宇刚到纽约,诺兰这家伙就出现了。手里好多了一本厚厚的册子,高宇基本上猜到是什么,但还是故意的问了。 “大导演这么悠闲啊,有时间来看我。”高宇把准备好的咖啡放在了诺兰面前,笑道。 “说道,大名人,还是‘爱德华’现在先生比较出名吧。”诺兰不在意的笑笑,旋即看向高宇:“不和你开玩笑了,咱们说说正事吧。” 说着,诺兰便把手里的剧本递了过去,“看看吧。” ...... 这是第一次,高宇翻看完剧本之后。虽然前世听过这部电影的名字,不过因为工作性质却是没怎么看。第一遍看了个大概懂,只是这样,高宇心里已经是够惊讶的了。 这个剧本的名字叫做“inception”,直译过来是“开始,开端,起初”的意思,引申就是“奠基”的意思。但看完剧本之后,高宇知道这是讲述一个制造梦境、植入思想的故事,是科幻概念的一种,大抵有点《黑客帝国》的感觉吧,但高宇对这“inception”有一个模糊的概念,却无法理解清晰。第一次,高宇觉得自己挺笨的,一个剧本居然都没有看透。这里说的没有看透,当然不是字面上的那么白痴,而是没有理解这个剧本构建的体系,这的确需要一些时间。 不懂就问,特别是电影,如果剧情和角色都没有理解,又如何去演绎呢?为了研究透这个剧本,高宇花了足足2天的时间,把这个剧本前前后后又看了两遍,在看第三遍的时候,又以人物为线索,仔细研究了一遍。 终于,高宇是看懂了,这个剧本名字是“inception”,但在这里,它的意思更接近于“植入思想”。准确一点说,是在人的梦境之中,把某种想法植入进去,通过梦境使得这个人相信:这个想法是他本来就有的想法。简而言之,就是通过在人的意识结构之中,通过“植入”这个动作,让人的意识发生根本性的改变。这有点类似于深层催眠,却比催眠更加直接深刻不可逆转。当然,也更加困难更加危险。 看完剧本,高宇不得不感叹,克里斯托弗·诺兰的思想真的是天马行空,再想想他以前和诺兰确实谈过关于“梦”方面的事情,。听说是一回事,现在算是真正的看到真本了。连高宇都不得不对诺兰这个家伙佩服了。 看来,克里斯托弗·诺兰对这个剧本下的功夫绝不是一两年的时光。 高宇现在是知道剧本讲述了什么,但是以他的角度、以他的立场来理解的,那么他的看法和编剧兼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又是否相同,如果不同的话,具体到哪个细节,都是很重要的事。特别是对于这种超前的科幻电影,演员必须充分理解了电影本身,充分理解了导演编剧的意图,才能做好自己的工作。 所以,不管高宇最后是否会接下这个剧本,高宇都希望可以和克里斯托弗?诺兰面对面地谈一谈,对这个剧本,对这个故事,对这个创意进行一番探讨。高宇和克里斯托弗·诺兰的第三次见面,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 高宇比约定的时间提早了二十分钟到达了见面场所,但发现克里斯托弗·诺兰居然已经坐在位置上等待了,这让高宇颇有些不好意思。不过都是老朋友了,高宇也没必要道歉。看到高于过来了,克里斯托弗·兰就微笑地站了起来,“你小子终于到了,看的怎么样了。” 高宇握住了克里斯托弗·诺兰伸出来的右手,也难得客套了一句,“我也算是提前来了。看来,我们两个都很急切啊。”这话让向来偏正经的克里斯托弗·诺兰也笑了起来。 点了一杯咖啡之后,两个人也没有太多客套,直接就进入了主题。 “诺兰,你的剧本我可是看了几遍才看懂,让我一度怀疑自己的智商是不是不够了。”高宇的开场白,让克里斯托弗·诺兰爽朗地笑出了声,十分难得,“这部电影说的是真实梦境、半梦半醒之间、还有现实三者之间的关系,对吗?”说完,高宇停顿了一下,抬头看了克里斯托弗?诺兰一眼,“我应该没有说错吧。” 才仅仅见面了几分钟而已,不常笑的克里斯托弗?诺兰第三次露出了笑容,对高宇点了点头,“你说的很对。” “诺兰,你的意思是一共有四层梦境,加上一个limbo。柯布他们需要的是闯入第三层梦境,才能完成inception,就是所谓的植入一个想法。”高宇每说一句话,克里斯托弗?诺兰就点点头,眼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也就是说,在这里,我们平时是生活在现实的,做梦的时候是在第一层梦境。如果要进入第二层梦境,也就是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