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10节 (第1/3页)
六元及第啊, 多少文人梦寐以求的荣耀, 竟生生被一武勋之后给夺去了,若非他是邵老先生的关门弟子,恐怕士林中早就炸开了锅。 永安侯府这几日风光无限,亲友故旧无不登门贺喜。 赵秉安虽尚未经吏部造册,但身上已经挂着六品翰林编攥的衔,现如今出门迎客都要以官身作对了。 说到这个,蒋氏这几天还有些小别扭呢。幼子得圣上看重, 赐下翰林户部双职, 原本荫蒙家眷, 也该给她讨份凤冠霞帔回来,可惜,蒋氏的诰命早就跟着三爷定下了,所以最后这敕封就落到了邵媛馨头上, 六品安人, 虽不是高多的位份,但好歹是儿子挣回来的第一份荣耀,撇下老娘给了媳妇,终究心里不是滋味。 好在蒋氏心眼粗,自个郁郁几个时辰便想通了,儿媳妇有身份将来出门才能给儿子孙子挣面子嘛。 更关键的是, 她也忙得没工夫儿琢磨这些琐碎小事。赵映姝的肚子已经快到九个月了,按双胎的月份算早就该生了,可闺女就是迟迟不卸货,赵姚两家日日急得上火。 说来也巧,正赶在赵秉安跨马游街的当日,镇远将军府发动了。谁都没成想,赵映姝怀的根本不是双胎,两男一女,这最后一个小娃娃出来的时候哭的像个小猫崽,气若游丝的。 幸亏邵媛馨一早就把府上供着的太医院老供奉送了过去,否则,一般人哪能保住这小丫头的性命。 姚鼎诚这根憨木头最近一直忙着收拢兵力,收到消息的时候腿都软了,等他快马加鞭赶回将军府,当即就挨了好几道眼刀。 等到闺女闷声坠地,丁点哭声都不见的时候,姚家上下心都悬着。老太太连烧了百张佛经,只盼自家的煞气不要害到孩子身上。 老供奉眼明心亮,早早下针迫出堵在嗓眼的羊水,把姚家几代才出的一位千金从鬼门关拉了回来。 只是,这孩子在娘胎里就没养好,不仅比寻常婴儿小了一圈,而且本元底浅,日后恐也是红颜薄命。 这实情自然不能跟姚家吐露,老供奉拿的是永安侯府的钱粮,自然知道顶头主子是哪位。 再者,那位十爷手段百出,他嘴上若无禁忌,只怕不仅一把老骨头难归故土,就连后辈族人亦要受到牵连。 老太医对外只道姚府千金体弱,日后娇养些便好。 将军府确实不算豪富,但赵映姝嫁妆肥厚,养这闺女一辈子也不是什么难事,几位女眷听到这一颗心总算是放下了。 亲姐发动的时候,赵秉安正在谨身殿等着传胪放榜,他只着了一身进士冠服,乌纱帽上别了一小簇绿叶黄花,整个人清新淡然的不成样子。 榜单虽还未开,但永安侯府早就接到了赐官的圣旨,众多士子从那品级就可以肯定今科鳌首归属,打量着赵秉安的眼神很难不带上点怨怼嫉妒。 赵秉安对这些浑然不觉,他正烦躁着呢。户部现在还是苏家的地盘,不管圣上将他调进去是什么用意,估计接下来的日子都要热闹了。 尤其是他那片策论,将预算卡到了极致,户部里估计无人不对他恨之入骨,早知道就不放任凌何几家折腾了,现在人人都有小算盘,再想把人手拧成一股绳指定要多费不少心思。 唱名的宫侍姗姗来迟,这厚帛巨榜抬出来可废功夫。 谨身殿的气氛在司礼监身影显露的刹那就猛然一变,窃窃私语全都停下,诸多眼神汇集在重重禁军中间,恨不得就地扒开看个究竟。 十年苦读,历经了百劫千难,求得不就是这一刻的光荣吗。 殿外传来净鞭的响声,圣驾已经到了。 群臣三跪九叩,大礼终了之后,鸿胪寺寺卿踏出一步,接过礼部从祭捧出来的制诰,诵念这一届大比的时间源头规制以及录用的人数,虽然这些都会记在新科进士的履历里,但当值此时,在这种氛围下,还是让众人油然而生一种仪式感。 “隆宝四年四月初六辛亥恩科,策试天贡士,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鸿鹄寺官员低厚的声音在大殿内回荡,预备进士们站在文武百官身后,一个个既急且慌。 不到半柱香的时间,鸿胪寺卿便悄然退场。此时,御座下方领首的一个紫袍小太监将殿试弥封的前二十名皇榜排名交到内阁学士手上,文英殿侍读大学士手捧皇榜再度向乾封帝大礼参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