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幼子的从容人生_第101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1节 (第2/3页)

赵两家联姻的功劳。正因为有这层关系在,文官体系对于永安侯府怀字辈的几位老爷并不像其他人那般极度排斥。
  目前京中大部分武勋都被夺下了军权,京郊那三毛两爪谁也不放在眼中,勋贵之后空有名号,却无实权,如此下去,撑不过三代便会被养成一帮禄虫。届时,削爵恐怕就不再是笑谈了。
  科举晋身,五分苦学三分机遇两分资质,缺一不可。
  出身高门、自小锦衣玉食的公子们,哪个能经的了十年苦读,绝大多数最后都逃不过蒙荫入仕。
  也因这个缘故,大批中低层要职被侵占,世家的权益受到严重挤压。
  挡人官道,尤甚杀人父母。就凭这利益关系,文武之间的梁子就解不开。
  从孝宗收复西境之后,大朔已难有开疆辟土的大动作,文武之间的地位在不知不觉中就拉开了差距。
  文尊武卑,驸马人选一定,便会授予正二品虚衔,划归宗亲一派。除非前线掌兵,否则三品以上高职免谈。
  何佩成是何家倾力培养的继承人,如若尚主,在六部九卿中的仕途便会受到极大阻碍,按往常有过的案例,十成可能被调进清水衙门荣养。
  而且本朝公主彪悍成风,私德秽乱,声名狼藉者比比皆是,世家最重门楣,子孙尚主,羞及祖庭,是以避之不及。
  不过事实证明何阁老真的想多了,何佩成才思敏捷不假,但面相方正端肃,完全不投咱瑞嘉殿下的眼缘。
  人家一眼相中的可是那届会试飙出来的大黑马,邵家八公子,邵柏博!
  科举乃是朝廷选拔人才的大事,哪容一个小女子任意胡为。瑞嘉公主最后被内侍与两位皇兄合力擒走,带回了后宫发落。
  太子当时心里十分惋惜,早知道半路杀出一个邵柏博,他绝不会早早答允皇祖母那桩婚事。
  邵家与承恩公府的分量孰轻孰重,是个人都会比较,东宫简直亏大发了。
  乾封帝赐婚的圣旨早就拟好了,只等金殿定榜便同时颁旨,楚家一早打过招呼,皇室不能出尔反尔。
  不管小女儿怎么闹腾,楚奕辉都是铁板钉钉的驸马人选。
  当然,以乾封帝对母家那点稀薄的情感,指望他教导闺女婚后三从四德是甭想了。瑞嘉公主原就得宠,因着这事又抓住了君父的几分愧疚,那作起来就更是无法无天了。
  这位殿下从头到尾都没正眼看过楚奕辉一眼,满心满眼都是新鲜出炉的状元郎。
  公主府整修完毕,便撇开驸马一人玩的欢快。
  邵柏博在翰林院任职,她就在翰林院扎营,瓜果点心捣饰的就跟戏园子一般。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那段时间邵楚二人与瑞嘉公主之间的爱恨情仇就是京城老百姓的最大谈资。上到达官显贵,下到贩夫走卒,无不嘲笑楚奕辉这绿帽子戴的稳。
  邵柏博原有一青梅竹马,乃已故直隶总督徐哲于的长女徐榕月,两人是姨表亲的关系。徐榕月因为采选的缘故,从很小的年纪就随母兄借住在京城外家,两人算是日久生情。
  不过,邵玄渊名声虽大,但身份不高,邵柏博早先又无心功名,所以徐家本宗对这门婚事极不看好。
  徐家是诚王党的骨干,就在乾封帝头批打压的名单上,阖族遭难,为了挽回颓势,便想将家族嫡长女送进宫城,以求圣心怜悯。
  瑞嘉公主不知从哪查到了点蛛丝马迹,霎时间妒火中烧,一番添油加醋将此事报给了夏皇后,她留了个心眼,没说心上人与徐贵姬有私情,只说此人行为不检,妇德有亏。
  区区一个六品贵姬,又不得宠,夏皇后就是手无凤印,收拾她也绰绰有余。
  邵柏博在表妹进宫之前请人提过亲,这桩婚约虽说未成但也极犯忌讳,为了保住两家清白,邵府便紧急出手,在附庸属官中挑了一家适龄的火速下聘。
  林氏其父那时不过是礼部四品从祭,能与邵氏这等百年士族结亲,简直是祖坟冒了青烟,况且未来姑爷又是才华横溢前途无量的状元郎,喜得林氏一族一点都没矜持,媒人上门的第一回 就应下了。
  即使后来被瑞嘉公主处处刁难,林家也没吐出这门婚约,咬着牙将闺女送出了门。
  当时若不是太子下了禁足令,将瑞嘉圈在坤宁宫,恐怕她能在人家大婚的时候上门砸场子去。
  不可否认,邵柏博避居江南,其中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这位殿下,好在三年过去了,彼此之间都冷静了下来,瑞嘉公主怀有新欢,纵使对故人念念不忘,但有邵阁老在那挡着,她又不能将人抢回公主府去,索性再不相见,省得心痒痒,给自己找罪受。
  第194章 鸠占鹊巢
  楚太后的身体每况愈下,现在不过是用药吊着命罢了, 所以虽然面上气色还好, 但实际上, 多走两步都会觉得胸闷气喘。
  老太太也清楚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