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90节 (第2/4页)
赈灾银说不定日子还能好过些。”户部掌着两京十三省的税收账簿,二少爷对黄河以北各个地方的财政不敢说如数家珍,几分大概还是有把握的。 说话间又是几道惊雷打下来,窗外风声渐起。 “瞧这架势,是要变天了?” “看来老天爷到底不舍得黎民受苦,年关之前送来一场瑞雪。”大少爷感受着门外的凉意,整个人都清爽舒服了很多,一转头却看见了十弟凝重的脸色。 “秉安,怎么了,这场雪有什么蹊跷吗?” 赵秉安推开窗子,看着天边滚滚黑云压境,心里不好的猜测越来越浓。 “顺天府衙今年并没有规避雪灾,钦天监、水龙司之前一点口风都没有露,若是这场雪持续下大,恐怕京都又要掀起不小的风波……” “嗨,我还以为什么大事呢,秉安你啊,还是不知民间疾苦,京城四九门里每年冻死的人还少了吗,就算真成了灾,那也是顺天府尹的锅,和咱们府上有什么关联。”三少爷拎起酒壶又给自己倒了一杯,一点也没把这当回事。 “老三你不懂就别胡咧咧,天灾这个东西可大可小,真运作好了,首辅都能拉下马。别忘了,光宗年间先帝都曾被逼下过罪己诏,现在朝局敏感,说不准苏次辅就会抓住这根救命稻草,狠狠折腾一把呢。”二少爷这大局观强的不是一星半点,条条直中要害。 “可这雪不是刚下吗,说不准明早就停了呢?”跟缺心眼的人说话糟心,跟心眼活泛的人说话更难受,三少爷只觉得自己被衬了老五这样的呆货。 赵秉安越过窗子伸手接过了冰凉的雪花,没有回头,轻声呢叹着,“但愿吧……” 第176章 生造祥瑞 好的不灵坏的灵,赵秉安现在的心情真是沉重的很, 京城已经连续七日飘雪, 北城贱籍民满之地已是遍地凉骨, 朝庭不忙着赈灾, 倒是急着推诿责任。 顺天府尹是铁杆康王党,说话势大气粗,咬死这件事是钦天监失责在先,顺天府不过是补救不及之责。北城将成炼狱,这帮混账却只派了西郊驻军死守,许进不许出,表面说是大灾之后有大疫, 此举是防患于未然, 赵秉安却觉得这是有心人在把事闹大。 每拖一日, 京城不知要枉死多少百姓! 东宫已连上三封奏疏请求朝廷赈灾,可乾清宫也不知道出于什么考量,迟迟不颁谕旨,导致整个朝局现在愈发诡异。 书房里, 赵秉安刚接到北城传出来的信息, 穆德丰那个庸才居然任由官府差役打杀平民,这是要逼出暴乱来啊。 “轰……”雷声久不停歇,让人看不到一点放晴的希望,赵秉安捏紧手上的信纸,心里很是焦虑,乾封帝到底是怎么了, 为何不赈灾救民,他老人家不是一向最看重名声的吗。还有内阁里诸位阁老,为何对这件事不发一言,宫里到底发生了什么? 事实上,这场天灾发生的时机太致命了。在京都飘雪的第二日,沉都方向八百里加急送进宫一封密信,乾封帝自那日后便歇朝闭宫,不见百官,就连诸位皇子都不得见其君父,只有沈首辅被诏进了乾清宫,至今未出。 “光宗皇帝的陵墓已经开始重修,陛下,放宽些心吧……”先帝登极二十多年,死了都不招老天爷待见,上百道雷火啊,那棺椁都被炸出来了,这动静怎么可能瞒得过去。沈一鸣在得知消息的那一刻就立即手书南直隶,远调渤河水军秘密入陆围陵,可沉都百姓又不是瞎子,皇陵里漫天火光,消息早就扩散到榆林了。 这个时候再赶上京都暴发天灾,真是生怕民间不起波澜呐。沈首辅脑子很清楚,乾封帝把他困在皇宫大内,不是想向他垂问良策,而是寻一保底的替罪羊。 皇陵被毁,京城雪灾,这两件事往大了说都是上苍震怒,示警于民,等到捂不住的时候,朝野必定哗然。按往常的路数,世家们就该逼迫圣上下罪己诏了。 这些年乾封帝唯一从先帝那里继承的政治志向就是打压江南士族,先帝倚重孟家,待孟璋甚比亲子,恐怕里面也有不少这方面的缘故。而沈一鸣能荣登首辅之位,恐怕也在于他与沈氏宗族之间存在不睦,而且一手培植的湖湘党派与江南士族利益相冲罢了。 圣上迟迟未开口让他这把老骨头填坑,恐怕是在筹谋内阁的安排吧。邵文熙入阁不过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