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11) (第2/3页)
起来在哪里听过。 京城向西乘马车三天三夜,最高那座山峰便是。宫女提到家乡之时,脸上浮现出一种向往和痴迷的神情。 江屿瞳孔紧缩,他终于搞清楚不归山熟悉在何处。 不归山为方圆百里最高,高却不寒,向东策马三个日夜,便是那热闹的京城。 这是曾在他梦中出现过的一句话。 而这句话不是别人告诉他的。 是他讲出来的。 第17章 这是哪?那人问道。 是一个略微沙哑的少年嗓音。 山洞。江屿烘烤着衣服,头也没回。 洞外下着大雨。 身后窸窸窣窣动了一阵,那人整理好衣服,坐在了火堆对面。 他看上去不过十四五岁的样子,整个人却有种不符合年龄气质的少年老成。他只是这么安静坐着,盯着江屿,不加遮掩的目光似是要将江屿看穿,却一声不吭。 还记得刚刚发生了什么吗?江屿问道。 少年点了点头。 知道我是谁吗? 少年摇了摇头。 就这么信我?不怕我是坏人?江屿笑道。 少年继续盯着江屿看,随即又问了一句,这是哪? 不归山。江屿拨了拨柴火,你家住哪?父母是谁?还记得吗? 没有。 江屿没去纠结他说的是没有而不是不记得,只是继续解释道,不归山为方圆百里最高,高却不寒,向东策马三个日夜,便是那热闹的京城。京城里面好玩的、好吃的东西就多了。若是你家在东边,我可以顺便带你去看。 少年沉默着,眼睛直勾勾盯着火苗。微光映衬下的面孔干净而俊朗,从那挺拔的骨相中,已经可以预见成年后的英俊模样。 我知道你不是坏人。少年突然开口。 嗯? 之前是你救了我。他认真说道,而且你长得很好看。 江屿一愣,随即朗声笑了起来。 殿下为何睡梦之中也要紧皱着眉头?夏之行斟过一盏茶,而今下毒放火一案已平,江驰滨在牢中过得煎熬,你还有何事值得如此忧虑? 江屿微微动了动,睁开眼,这才发现自己竟是不小心靠在软垫子上睡熟了。 最近总是做一些奇怪的梦。他回忆着梦中的山洞与火苗,缓缓说道。 是你这殿里太热了。夏之行指了指一旁摆着的三个火炉。 江屿将自己身上的裘衣向上拉了拉,眉骨放松地伸展着,但还是太冷了。 夏之行看出他这是在刻意转移话题,继续道,只是下毒一案尚存疑点,你酒盏中的毒是二殿下指使,此点他已经认罪,但问题是丞相为何会中毒? 他语气一顿,丞相酒菜中并未检验出毒来,只在他尸体的小臂上检出一块极小的,已经泛紫黑色的伤口,初步判断是针刺的痕迹。 这些案件细节,夏大人为何要说与我听?江屿极为放松地靠在垫子上,声音还有些许困意。 那毒性极为剧烈,短时间内就会毒发,所以那针定是在宴会上刺进去的。而整个宴会上与丞相有身体接触的人寥寥无几,我仔细回忆了一番。 江屿抬眼,略浅的瞳色中不含感情。 夏之行点了点江屿的肩头,你在宴会上问过丞相的衣料,同时左手在上面划过。 他比划了一下当时的动作,身体向前探去,压低了声音,而你当时划过的位置,大概就是丞相小臂上针刺过的位置。 嗯。江屿伸出手指转了茶盏,好像是的。 江屿,你跟我说实话。夏之行一字一顿道,是不是你所为。 自然不是。江屿立刻回答,声音中甚至带了些漫不经心的随意,我要是有这个能耐,也不至于喝了宫宴上二哥给我下的毒酒,若不是命大,也早就不能安然坐在这里与夏大人讲话了。 夏之行眉头微皱,显然是对江屿中毒之事存疑,却被江屿插了话头。 夏大人,无论如何,没有证据的事不能妄测啊。大人总不能一遇到案子,就往我这个柔弱可欺的人身上推。江屿笑道。 夏之行显然还想驳些什么,江屿却径直站起了身,从床榻下抱起一打书卷。 我们不如先从那宫女谈起。而今那宫女畏罪自伏,死前请皇上把他们二人骨灰送还家乡。父皇念她吐露真言,戴罪立功,便要请一位臣子以礼将骨灰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