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谈恋爱不如练花滑 第73节 (第3/3页)
奖赛上,斯卡娅就成功带着3a杀回了赛场,顺便还多练了一种高级三三。 大奖赛总决赛结束后,陆听讼带着国家二队的李宵月赶来首都。 他们到达工业园训练中心时,陆酉还在练螺旋线,她被谢云君拉着倒腰,看到的东西都是倒过来的。 女孩儿奇怪地咦了一声:“谢云君,挡板外有一个人,长得好像小叔哦。” 陆听讼:“……正是在下。” 陆酉一愣,随即站起来晃了晃有点晕的脑袋,欢呼一声,雀跃地扑到了泡沫挡板上。 陆酉问:“小叔!你怎么过来了!” 陆听讼笑着戳戳侄女的脑袋瓜:“陪李宵月过来参加4cc,顺便来看看你们。” 李宵月就是那个国家二队的半沉湖女单,经过一系列恢复训练,她现在已经捡回来两个高级三三,虽然站台子没希望,但争个世界前十五还是没问题的。 有李宵月在,奥运团体赛也能给蒋时分担一下压力。 陆酉“哦”了一声,就听到陆听讼问:“听说你们的螺旋线在大奖赛总决赛上,被裁判抓得只剩两级了?怎么越滑越回去了?” 谢云君道:“之前说低姿态圈数不够,薛教去申诉之后重新定回三级了,结果后面又说顶级要素不够明确,所以现在正在改呢。” “大概是觉得其他要素上不好抓吧,”陆酉叉着腰,“毕竟我和谢云君的抛捻托可是全世界质量最好的鸭!” 站在旁边的李宵月莞尔一笑,对于花滑选手来说,自信同样是成功的重要一环,只有自己相信自己,才能生出一往无前的勇气。 “出错了就是出错了,”陆听讼严肃道,“冬奥的裁判名单已经出来了,构成对我们来说不算乐观,俄罗斯和日本都在你们身后追得紧,不要在螺旋线这种要素上出现不必要的失分。” 陆酉吐了吐舌头:“知道了。” 备战奥运的后期,奥运代表队又加入了李宵月这个新鲜血液,而陆听讼也作为她的教练,也暂时留在了国家队。 兜兜转转,202年6年1月的四大洲锦标赛举办权再次回到种花手中,四大洲的闭幕式上,还专门为米兰冬奥会的预热宣传片留出了十几分钟的时间。 时隔四年,当首都的大街小巷都挂上红灯笼时,奥运出征的号角再次吹响。 国家队给所有选手都放了个短假。 薛成泽笑着道:“家在首都的可以回家,家在外地的就留在队里提前过个年,今年春节虽然吃不到团圆饭了,但争取让亲朋好友们在领奖台上看到咱们。” 第九十一章 出征,米兰冬奥!…… 米兰冬奥会的赛程安排是2月6日至2月26日, 在这之前,国家队的食堂阿姨们张罗着,热热闹闹办了一大桌团圆饭, 让家乡在外地的选手和教练们提前过了个早年。 不过作为花滑选手,又临近奥运, 大家吃东西都很克制, 一大桌子菜最后都进了教练们的肚子里。 首都土著赵子轩回了趟家, 回来的时候因为胖了0.5kg,唯唯诺诺地上称之后,薛成泽脸色大变, 拿着吊杆绕着冰场撵着人打了三圈。 陆酉跟谢云君一起蹲在场边看戏:“薛教都临近退休的人了,精神头还这么好,说不定咱俩退役的时候他老人家还没退呢。” 赵子轩在15岁那年就被选入国青队,薛成泽虽然是双人滑教练,但也是看着赵子轩长大的,因此收拾起他来也毫不留情。 揍完学生的老爷子把吊杆往陆听讼手里一塞,像小时候那样,扯着赵子轩的耳朵去做减重训练了。 赵子轩,作为年龄最大的现役国家队选手, 甭管家里有几座矿,依旧得被薛教练安排得明明白白。 冰场之上, 不知道谁叫了一嗓子:“cctv的记者来给出征宣传片取材啦!” 正在喝水的陆酉差点没呛死,迅速将保温杯往包里一塞, 谢云君拉着她站起来, 陆酉说:“快走快走,不然咱们的大满贯该不保了。” 虽说新闻人何苦为难新闻人,但就唐白枫那张有毒的嘴, 奶谁谁翻车,谁听谁知道。 国家队的几个老人脚底抹油逃离现场,只留下今年才升组的邓满月和傅文星,俩小孩在偌大的冰场上面面相觑。 邓满月远远地眺望冰场门口,看到了笑眯眯一边朝他们挥手一边小跑而来的唐白枫,小姑娘沉默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