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篇正经文_第133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33节 (第2/2页)

了自己的人工智能专利。
  他做事开始不再像一个学者书呆子,而是像一个商人。
  他独得专利后就注册了公司。全公司就他一个人。
  员工全都是人造人和机械人,他模仿其他公司,就用公司的职员做展示品,向所有人展示他的人工智能到底高明在哪里。
  而他身为《虚拟世界》前创始人的身份也让他的一举一动都无比醒目显眼,轻而易举的就走进大众的视线。
  无数星际网络媒体从他被踢出sd公司后就一直追踪他,到他欠下巨债更是无数人都感叹他又上当受骗了,许多喜欢《虚拟世界》的玩家还倡导给他捐款,帮助他有可能会遇上的下一个合同陷阱。
  等他解除了合同,背了违约金,自然又登上了各大新闻的头条推送。
  还有人猜测假如现在《虚拟世界》仍在孔明手中,他卖掉游戏能不能还清所有的欠债?
  跟着他注册公司,并在公司主页上开始宣传他的产品。
  只有一个产品。
  新的人工智能系统。
  孔明站在中间,左边是人造人,右边是机械人,都搭载了他制作的系统。
  他对着整个银河系的人说:“从今天起,你们会忘掉其他的人工智能,只记得我的ai。”
  他说,他的人工智能只有一条逻辑线,就是时间线。
  这正是李林博士的做法。用最少的逻辑线来建立最先进的人工智能系统。
  但只用一条时间线,这就意味着缺少另一条逻辑线来保护人工智能,这可能会造成“小明”的悲剧重演。
  孔明说他的系统已经突破了这个限制。
  他的ai只有一条时间线。它只会记得诞生之初的时间,这个逻辑线是无法跨越也无法修改的,就像人类一样。
  而它诞生后,每一天都在学习。学习它接触到的每一点知识。
  这同样也是李林博士的设计,人工智能每遇到一个人,每看到一件事,都会延伸出两个可能,一个是0,一个是1,从人类的角度来说,就是一个是肯定,一个是否定。
  假如眼前有两条路,那走上去的那一条就是肯定回答,另一条没有去走的路是否定回答。
  任何一个人类站在路口也只能选择一条路。
  孔明说,他的ai是不会有两个选择的,非0即1,正是这个选择限制了ai的发展。
  他的ai没有选择权。
  他的ai会从周围人的反应中获取信息,来判断应该做出什么样的选择。
  也就是说,如果是以前的人工智能,当它眼前摆着两条路时,它需要选择走上一条路;当它面前是十条路时,它只能重复进行选择,直到最后只剩下两个选择时,选择其中一条。
  而如果是他的ai,它会一次获取这十条路的信息,再进行一次选择就可以得出结果。
  这的确是一个进步,只是似乎没有那么伟大。
  有人提出置疑。
  也有人立刻就明白了这是一项什么样的改变!
  一个人工智能是不可能仅仅面对十条路这样的选择的,它们的计算非常庞大,速度非常快。
  而信息的来源也可以更加复杂。
  对以前的人工智能来说,每次只能处理两个信息。对孔明的ai来说,却可以将复杂的信息只进行一次处理——这非常符合人类的思考模式!
  一个人站在路口时,他会考虑的前方的交通灯要花多少时间,这条路上的路况如何,路上的车辆有多少,同路的人行有多少,逆行的行人有多少。
  现在是什么时间?
  他一会儿要去办什么事?
  他在这个路口要花多少时间?
  他去办的事要花多少时间?
  等他办完事是几点?总共花了多少时间?
  甚至还有一些无关的信息会一起汇入他的脑海。
  身边这个女孩子穿的裙子的长短;
  旁边这个老人会不会摔倒;
  对面的那辆车是什么牌子的?
  这个路口有没有警察?
  路对面有一家店可以买到香烟;
  他闻到了炸鸡的香味。
  ……
  等等。
  那么这个人下一步可能会去买炸鸡。
  也可能过了路口以后先去买一包烟。
  他还可能因为过多关注身边的女孩子而错过交通灯。
  他也可能为了避让老人而换另一个方向走。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