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二十章上官惠子和柳咏絮(十六) (第2/2页)
了险的,一般人可不会这么做,看得出你有良心。” 刘赐倒不是很在意刘二的感谢,他只觉得救琳娘和沈春浅她们母女四人是理所应当该这么做的。 他想了想,叹道:“她们被送到江南去,说是要嫁给那大帮会里头的权势人物,不知道会怎么样。” 刘二说道:“应当不会太差,这‘同济会’还算个正派的帮会,里头的高层都是读书人,颇有些理想,但愿她们遇上能托付的良人,但说到底,这也要看她们自己的造化了。” 刘赐见刘二随口地说出“同济会”,不禁愣住了,讶异道:“二爷,你知道‘同济会’?” 刘二又回头瞅了刘赐一眼,说道:“我时常天南地北地跑,你当我整天待在京城里头混吃等死?前年我南下江南,查探倭寇的敌情,就知道这‘同济会’了。” 刘赐想了想,又小心地问道:“二爷,不知道老祖宗,还有黄祖宗,知道这‘同济会’吗?” 刘二说道:“我汇报过,但老祖宗和各位小祖宗们没太在意,祖宗们操心的事情多着呢,北方的鞑靼不时进犯北疆,东北的朝鲜和女真人也不安分,陕西、四川等地还有白莲教作乱,更别说这江南的倭寇了,这些祸乱都是威胁国本的大事,足够司礼监操心的了,我估摸着,祖宗们觉得这‘同济会’不过是民间贪财的商人私下成立的商帮,不值得太顾虑。” 刘二这么说,刘赐心里又明白了些,他觉得这“同济会”是个违反大明律的大乱子,但在司礼监看来或许没那么严重,真正威胁大明的祸患还多着,这“同济会”不算什么。 刘赐喃喃说道:“那在老祖宗看来,‘同济会’不过是在民间聚敛些钱财,整不出大乱子?” 刘二笑道:“是啊,祖宗们觉得,民间聚敛钱财的商帮,能有什么大志,能有什么骨气,他们也没有武装,能整出什么乱子?顶多等他们的钱财聚敛得足够多了,派出东厂和锦衣卫,把这些人的家全抄了,把钱财全收缴到国库,也不失为一个好打算。” 刘赐皱着眉,他隐隐地觉得“同济会”没那么简单,但他听着司礼监的祖宗们对同济会没那么在意,心下就放心多了。 刘二又猛地一甩缰绳,说道:“好了,别废话了,一天一夜之内,我们得赶到江南,否则就等着给你们司礼监论罪吧!” 随着刘二这缰绳一甩,骏马发出一声嘶鸣,更是奋力扬蹄向前奔去,跟在马车旁边的三匹骏马也跟着发出嘹亮的嘶鸣,欢快地向前飞奔。 此时的天际仍沉浸在黎明之前的一片漆黑之中,骏马的嘶鸣刺破天际,在苍茫的天地间震荡出悠远的回响。 刘二眺望着黑暗而辽阔的远方,朗声说道:“刘赐,所谓‘同济会’的‘同济’,是‘同舟共济’之意吧?” 刘赐愣了愣,答道:“二爷说的是,‘同济’是‘同舟共济’之意。” 刘二爽朗地笑道:“同舟共济,这倒说的是,此番我们去江南,办的是皇帝的差事,是要帮万岁爷讨回钱来,闯的又是龙潭虎穴,一有闪失,咱们就把整幅身家性命搭进去了,我刘二混了快二十年,可不想这一遭把命赔上,你们小夫妻这般年轻俊秀,也不好这般糊里糊涂地丢了性命,你说是吗?” 刘赐握住了婉儿的手,说道:“二爷说的是。” 刘二看着遥远的天际,黑暗的地平线处似乎有一抹晨光隐现,他笑道:“那我们就该同舟共济才是。” 刘赐紧紧地抓着婉儿的手,看着刘二那魁伟的背影,点头说道:“对,同舟共济。” 马车和骏马扬着烟尘,发出昂扬的声响,在黑暗中向前奔驰着,向着南方奔去。 ~ ~ 今天3更,章节的字数增加了,加强了下章节的节奏感,希望大家看得更过瘾。 感谢订阅、评论、打赏的朋友,你们给了小捷很大的鼓励,小捷会花更多时间把这部书写好。 以后每天早上11点定时更新,保证3章,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