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67节 (第2/3页)
我后来又筛了几个本子,还有春节档这段时间递过来的,我大概都看了。”方钧指着桌子上那一小堆剧本,“你先看看,如果有合适的可以考虑,这几部配置还不错,如果没有的话,你自己把那些没被挑中的再看看,说不定有漏网之鱼。” “嗯。”顾屿点了点头,“也只能这样了。” 方钧给顾屿选的本子都很贴心,前面一年顾屿上映的电影分别是科幻、商战和谍战题材,所以这类剧本,除非是出色到让他无法拒绝,方钧通通没有拿给顾屿看。 对演员而言,重复自己就没什么意思了。 然而,这段时间递过来的剧本确实以这三类题材为主,可惜能打动经纪人的实在太少太少。 青春、武侠包括《狂热偶像》那类的个人奋斗题材都在方钧考虑范围内,前几年《毕业季》刚火的时候,青春片方钧也是拒绝了。 经纪人自然也不希望顾屿重复自己,然而遗憾的是,现在市场上题材的同质化相当高,相对来说,顾屿没有尝试过但比较火爆的题材恐怕也只有喜剧片了。 众所周知,喜剧这个题材其实很难驾驭。 哪怕是演技出众的演员,能够在喜剧片和正片中同样发挥出色的凤毛麟角。 倒也不是说演员本身不努力,但喜感这种东西基本是天生的,有的人站在那里就能让观众高兴。 顾屿为数不多的喜剧尝试大概还要数当年在《演技派》的《逃跑的女郎》,当时评价还不错,但《逃跑的女郎》有点黑色幽默的意味,倒也并非纯粹的喜剧片。 “要么试试历史题材,《纵横》那样的?”经纪人提议。 “有《纵横》那种质量的吗?”顾屿问。 经纪人选择沉默,顾屿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 在电影圈,历史题材或许是比武侠片更凉得掉渣的题材,这么多年也就出了一部《纵横》而已,一般导演没有足够的胆色是不敢涉猎这种题材的,演员也不敢轻易去接。 所以《纵横》请了刘克谨,成就了一代经典。 顾屿虽然对自己的演技有自信,但他也清楚,就算哪天有公司想拍出《纵横》那种质量的电影,人家恐怕也不会请他当主角。 “爱情片?”经纪人问。 这下,选择沉默的变成了顾屿,半晌,他才慢吞吞地答道:“这种题材……恐怕要曝出我演技上的短板……” 他不是不能拍,只是顾屿属于投入型的演员,他总会不自觉地把自己代入到电影的场景里,在这种情况下,恋爱经历几乎为零的他恐怕很难代入。 从他自己的角度看,他觉得这是对观众的不负责任。 “那还有什么可选的?”方钧皱着眉,“悬疑恐怖,玄幻仙侠?看着就不是你感冒的类型。” 经纪人终于发现,在拍戏这件事情上,顾屿还挺挑的。 “这两年好剧本真的越来越少。”方钧感慨道,“之前你那几部片子都像是碰运气,现在运气也不是那么好碰的了。” 因为顾屿连续爆了几部小成本影片,最近这两年的小成本电影也越来越受到各大电影公司的关注,各大公司推出了自身的新人培养计划,加上a市电影节这类影展的助推,真正需要新人自己一家一家去推销的情况已经很少见。 也就是说,捡漏的机会几乎为零。 “是很为难。”顾屿认真翻着桌子上的剧本,实话实说,方钧挑出来的已经是质量相对很高的剧本了。 见顾屿看得认真,方钧没有再打扰他,嗑瓜子的声音都小了很多。 方钧选中的剧本里居然真的有一部爱情片,说是爱情片,它其实是都市男女对家庭、对事业、对城市生活的感悟,话题有些沉重,故事本身倒是不错,有一些句子也很精辟,属于那种偏文艺风格的作品。 顾屿先把它丢到了一边,这基本是他不会选的题材。 但是另一个题材倒让顾屿眼前一亮,它属于个人奋斗题材中更冷门的类型——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