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92节 (第2/2页)
糜粥,之前殿下不就说想吃,听说还加了虾子呢。” 话音刚落,就听被子里又有声音传出:“有油条么?” “有的,还有八宝菜,都准备好了。” 有吃食做饵,小太子这才缓缓的从被子里探出头来。 阮瑶用指尖帮他顺了顺头发,又拿起了用温水浸过的布帕给他擦脸,嘴里道:“殿下乖,奴婢去让人摆膳,衣裳就在架子上,殿下先自己穿上,等下奴婢来给殿下梳头。” 每次到了上朝的日子就都是这一套,小太子也习惯了,加上刚刚阮瑶用帕子给他一擦脸,人霎时清醒许多,现下便老实点头,掀开被子坐了起来。 阮瑶便把床帐挂好,出门张罗。 小太子却是没有立刻穿衣,在床边坐了一会儿,晃了晃脑袋,他有些委屈的瘪瘪嘴。 今天他不是贪睡,而是真的困。 不用询问就知道,定是昨天那人又熬夜了,这身子睡眠不足,早上自然会困。 可小太子也不会生他的气,因为那人熬夜是因为小太子自己前天贪玩,没有看折子也没有做公务,这才把两天的事情压给人家一天做完。 硬算起来,还是自己累到了那人不得不熬夜处置。 那他还能埋怨谁呢…… 小太子深吸一口气,站起身来,迅速的穿衣束带,等阮瑶回来帮他束发时,他已经端坐在桌前等着了。 瞧着镜中自家瑶瑶精致温婉的侧脸,小太子突然道:“业精于勤而荒于嬉,瑶瑶,我以后还是要勤勉些,不然,困。” 阮瑶:……? 这话说的没头没尾的,阮女官没有弄懂自家殿下的意思,可是听着他能下定决心勤勉做事,阮瑶自然是高兴的,便没有细问。 可放了豪言并不代表不困倦。 小太子出门时还是想要打哈欠,全靠着顾鹤轩所配的薄荷丸方才清醒些。 他并未乘轿辇,而是带着随侍缓步走向前殿。 待出了东明宫门,季大上前两步跟在赵弘侧后方,嘴唇不动,用只有彼此二人能听到的声音道:“殿下,进宝昨晚送了话来,张大人与二殿下过从甚密,最近三日已是见了两面。” 小太子用舌尖顶了顶嘴里的薄荷丸,扭头看他,问道:“张皎月呢?” “不曾见,但书信往来不少。” 小太子点点头,没说话,只是嘴角轻轻地动了一下。 这像是个笑,不过只有弧度,却无笑意。 与大殿下一般无二。 季大刚一抬眼,便迅速低下头去,心想着张大人此举当真是朝着人心窝上扎刀,殿下恼怒也是寻常。 只是他不知,如今眼前站着的人并不觉得恼,也不觉得怒,甚至不在乎张文敏此人,他只是单纯的在笑自己与“他”猜得准,张文敏果真不是个好东西。 其实张大人与二殿下有勾结之事,大殿下并未隐瞒,尤其是在小太子在册子里提及阮瑶所说的灯画一事,再加上进宝瞧出来的蹊跷,大殿下已经断定,教导他足足十年的张大人与他已经不再是一心。 恐怕还有可能在未来对他反戈一击。 因着此事紧要,大殿下便把所有事情对小太子和盘托出,让他心里有数,以后也好提防应对。 小太子就像是个旁观者,听了一个老师与学生离心的故事。 他对以前的事情一无所知,和张文敏更无甚情分,无论张大人做什么他都不在意。 但是小太子虽无阅历,却有心,即使大殿下给他写信讲述时用词格外平静,可小太子觉得,但凡是有点感情的人都受不住这样的叛离。 哪怕他经常想法子骗另一个自己,可遇到事情,他必然选择坚定不移的站在大殿下身边。 他们本是一体,这世上也就只有自己心疼自己。 当然,现在还有瑶瑶,她肯定比谁都关心他们。 哦对了,听说张文明那老家伙还曾挑拨自己和瑶瑶的关系。 呸。 小太子是个记仇的,旁的他都不在意,可谁说了瑶瑶坏话,他都暗暗记在心里,早晚是要收拾回来。 不过在外人面前,他已经习惯了端着太子威仪,按着之前和大殿下商量好的,现下小太子淡淡道:“知道了,继续盯着。” 季大低声道:“可要阻拦张大人与二殿下见面?” “不急,再等等,后面总会有大鱼的。” 季大闻言,也不多问,应了一声后就准备退后。 可就在这时,他听见太子殿下说了句:“等下你传话回去,晚上吃鱼吧。” 季大一愣,而后立刻道:“是,属下记得了。” 心里想着,太子真是越来越高深莫测,他都揣摩不到其中深意了。 小太子则是揣着手,一边走一边想着,鱼是清蒸还是红烧呢,这是个问题。 而在东明宫内,阮瑶也没闲着。 趁着今日去大殿早朝,时候短不了,阮女官就趁此机会来收拾房间。 阮瑶在的时候,殿内是可以让宫人进来洒扫的,可是内室除去赵弘,明面上只有阮瑶可以进入,那么收拾整理的担子也就在她一人肩上。 阮瑶先整理了软榻,又换了个暖炉,对于阮女官来说,单手拎暖炉不是什么难事。 至于书桌书柜,她却是连瞧都不瞧。 之前阮瑶还会帮着整理书册,可随着自家殿下重新接触朝政公文,阮女官便再没有碰过书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