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69章 技术大突破(1/4开启求支持) (第1/2页)
走出机舱,这种比燕京更潮更阴的冷就钻进脖子。 顾松的诺基亚1110还在开机,他扭头对赵鸿涛说:“今年连带你不能在家过年了,嫂子怨不怨我?” 赵鸿涛摇头笑道:“没有的事。” 顾松叹道:“谁让今年isscc刚好在大年初八。这个演讲,还是去做一下的好。” 赵鸿涛说道:“我不懂这些,我保护好你就行。” 话音刚落,顾松的电话响了起来。 “喂?” 赵鸿涛跟在侧后方看着顾松的背影,脚步从容身形挺拔。三年过去了,他样子看上去已经没有青春期的那点嫩劲了,虽然戴着墨镜眼中锋芒内敛,但举止自有气度。 见到前面迎面似乎有人认出他来,像是要过来合影的样子,赵鸿涛忙快步上前准备拦住。 “顾总!可以签个名吗?” “顾总您好,太巧了,有幸在机场遇见您,这是我的名片,希望后面能有合作的地方。” “顾总!顾总!可以留个电话吗?我哥是中部科技大的博士,他特别崇拜您!” 顾松熟练地微笑着跟他们点头,从赵鸿涛开出的路里迅速往前走,一边听着电话里的汇报。 两个大男人行动还是足够敏捷的,摆脱了人群径直往停车场走。 “和廖总联系过了没有?”顾松对着电话问道。 电话那头,林耀东兴奋地说:“还没有,但这边的验证结果跑了5遍,应该是没问题的。” 顾松笑着说:“好!你们把结果整理好,我等会直接和廖总说。” 挂完电话,赵鸿涛看他满脸笑容,心情也好。看样子,是一个很好的消息。现在的顾总,像这样放开的笑容并没有以前多。 两人到了停车场,赵鸿涛接过下属递过来的车钥匙,对他说道:“你从今天开始休息,初六到机场来报到。” 下属点了点头,等他们上车才走。 “去芯火科技吗?” 顾松点了点头,开始闭目养神。 开学之后,得想想博士课题选择哪个。 这三年来,在燧石科技一系列论文的加持下,他早就在05年夏天本科读满三年后提前毕业了。 一篇浸润式光刻技术小论文,专论大口径投影物镜的设计方案,就非常顺利地走完了冬季的论文答辩。 尽管这个硕士只有一个学期,但这是扎扎实实的一篇论文,毋庸置疑地通过了所有人的审验。这篇论文,可凝聚了顾松和牛俊明那边将近3年的心血。 对燕大来说,本准备直接授他一个同等学力博士的。 但顾松觉得现在还在基础期,还是继续读下去。再开学之后,就要开始读博了。这篇博士论文,顾松觉得应当作为一个转折节点。 三年时间,黑科技百科全书的进度条已经满了100%了,但并没有解锁什么新的东西。 也许,是需要等神经植入模拟信息系统重启之后,才会出现。 但顾松也已经确定了课题。 他已经不再是那个伪学霸了。三年时间的苦读,燧石研究院齐全的设备和海量资金资源供他调配,他所掌握的知识,已经是超出时代的。 也正因如此,从03年就开始立项的dram项目,终于能够在现在开花结果。 有挂跟没挂,效果差距就是这么大。 当时有人工智能谢茵然的答疑,几个月时间就搞定了3dnand。而后来dram项目的每个技术攻关,就真的需要倪光北、林耀东和顾松一起去磨。 有那么多课题的科研需求驱动,顾松硬是背完了整本黑科技百科全书,甚至吃透了其中一些类目的知识。 得益于此,dram项目才终于出了成果。 终于啊! 真不怨这些领域国内技术进步慢,实在是基础太薄弱了。 顾松有自己理解完黑科技百科全书然后提出见解和他们一起摸索的小挂,才在05年里“突飞猛进”,最终搞定了这个项目。 所以怨不得他笑得特别开心,这是真的有点成就感。 车子很快到了芯火科技。 除了原来一期的厂房,一栋新的厂房也已经修好了。 廖青山迎到了楼门口。 “青山,老婆孩子在这边生活习不习惯?” 廖青山笑着说:“挺好的,她们觉得梨湖边上很惬意。” 顾松哈哈哈地拍着他的肩膀一起进门了。 05年,由于燧石科技带来的连锁反应,湾岛对芯片行业的调查提前上演,也导致曹星辰的提前辞职。廖青山现在身份异常敏感,听顾松的劝把老婆孩子都接到武湖来了。 “你今天心情很好啊,有好消息?” 顾松笑着说:“ddr4和lpddr.” 廖青山脚步都停下来了:“4?” 顾松点点头。 ddr4按正常的时间节点,现在才刚开始研究,得要5年后才开始进入量产阶段。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