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穿成替身文里的白月光 第107节 (第1/2页)
容誉撕开信封,面无表情将信看完,然后吩咐平阳侯去给西北大军送药。 “从民间收伤寒药,让太医院开防治冻疮的要,再收些生姜,这个发热。”容誉一条一条吩咐下去,“现在是二月,时间过得很快,再买一些防暑热的药,一同送过去。” 这回是他思虑不周,既然出了事,那就得想办法解决,并且防患于未然。 风寒,暑热,还有瘟疫,每一样都不容小觑。 容誉道:“军营每天都要拿艾草熏,病人和将士要分开,吃住上让徐景行自己看着来。” 他是将军,知道怎么才对士兵好。 平阳侯连连应下,他很听容誉的话,平阳侯府在盛京低调得很,他夫人也不敢跟以前一样张扬了。 他不敢贪污受贿,也成了属于容誉的一把刀。 容誉点了下头,“现在城中可乱?” 城中不单指盛京,还有其他城,从年前开始,北方诸城的人就开始往南方跑,各地流窜的百姓,难民,让大楚乱了好一阵。 平阳侯道:“回皇上,已经安稳许多了,但是盛京城许多人家把子弟送走,可要……” 容誉:“不必。” 那些酒囊饭袋,留着也无用,真到了关键时刻,跑的比谁都快。 平阳侯讪然一笑,容誉道:“尽快把药送到西北,就近买,各地城守别光吃不干事,明白吗?” 要懂变通,哪里的药好买,哪里离得近就从哪里拿药。 容誉目光一凛,“不许哄抬药价。” 当初朝廷收粮,便有粮商哄抬粮价,那些人如今在地牢里,日子过的挺好。 “微臣领命。”平阳侯从御书房退了出去,今天天气不错,阳光很好,也挺暖和的,他从一个承爵的侯爷变成了皇上御下的肱骨之臣,倘若没有那些事,应是行得端坐得直。 可是,面对皇上,妻子,女儿,再也直不起腰来。 人禁不住贪这个字。 各地调药,西北军营里都是药味,风寒好了,可是冻疮难好,每日泡花椒水最多能止痒,等天气暖和下来才能彻底好。 而且来年还会犯。 不过,将士们风寒好了,已经是万幸。 已经是二月了。 刚进二月,柳叶抽出新芽,虽然天还是冷的,但总算能看见春意。 徐景行收到盛京的来信,容誉下令大军穿过沙漠,再做定夺。 徐景行看这封信看了好一会儿,然后把信烧了,从营帐出去,吩咐副将整顿士兵,准备出征。 在最美好的春日,乌迩寻找新的牧地,无力应对敌军之际,大楚以乌迩在永州安插探子为由,出兵征讨。 长公主嫁给乌迩王和亲,只维系了短短四年和平。 大楚大军经过沙漠,靠的仍然是太阳,星象。 二百多里的荒漠,走了总共十六日。 大军停在母亲河前,徐景行下令停军,在母亲河前安营扎寨。 河边草木繁盛,徐景行去了一趟河对面,过河之后往前走就是长岭山,雪已经化了,山上新草郁郁葱葱,他仰头看,指着山顶一片问道:“那是城墙吗。” 山很高,看得并不真切,像一条线,青色的线。 也幸好是现在刚开春,不然等夏天,那城墙真是一点都看不见了。 羽十三道:“应该是。” 他上次来,城墙并没有修到这里,看不清,不知道是不是城墙,他指着右前方道:“那里是山谷入口,再走五十多里,就是了。” 徐景行深吸一口气,五十里,已经是安全防线了,往前再进一步都是像乌迩宣战,而且,倘若城墙修到这里,乌迩人已经已经发现他们了。 徐景行道:“派两个人守在这里,其余人都回去。” 城墙上隔一个瞭望台就有四个士兵驻守,轮番休息,山太高,往下看什么都是小小的。 大概应了那句诗,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 但不是什么都看不见,人看不见的,还有大毛二毛。 大毛二毛发现了大楚士兵的踪迹。 两只鹰很焦躁,像是有人侵犯了他们的领地,耶律加央带人去查探,从长岭山下去,发现了敌军的踪迹。 脚印,马蹄印,而且,母亲河源头那里,有取水的痕迹。 第九十六章 回乌迩的第三十七天大楚…… 脚印和痕迹被掩藏过,但是仔细分辨还是能看出来。 耶律加央心微沉,大楚的军队来了。 倘若没有事先修筑城墙,没有大毛二毛,兴许大楚打到家门口都不知道,现在正是迁徙新牧地之际,若是大楚突然来犯,乌迩很难应对。 耶律加央对尼玛道:“派人巡视,小心为上,一有消息,立马回来禀告。” 乌迩的士兵都在后山,那里空旷,适合练兵,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该试试磨得剑锋不锋利了。 “传令下去,乌迩将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