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九章 留村创业 (第3/3页)
望我能这里挖到创业的第一桶金!” “对对对,一定会成功的!” 赵商祺可高兴了,因为周飞扬和他想到一块去了,这说明他的想法是对的,看来正如爸爸所说,发财的机会在农村,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 就这样,赵商祺作为白云村最年轻帅气的村长,再次长期留了下来。随着村办的茶园越来越忙碌,他负责去外地出差,学习茶叶销售,走访全国各地的茶叶市场。 周飞扬呢,作为白云村最年轻憨厚的xx,主要负责茶园种植管理,他很快就像一个老农民一样,脸晒得黑黑的,戴着遮阳的草帽,脖子上搭一条擦干的毛巾,虚心地向本地的村民学习,学会了给茶树捉虫、打药、修剪。 很快的,他便成了一个经验丰富的茶农。他经验丰富地知道茶叶在9种情况下不能采摘,它们是:雨天、风霜天、虫伤、细瘦、弯曲、空心、茶芽开口、茶芽发紫、不合尺寸。他也知道季节不同,茶叶的品质也不同,价格也有差异。一般的,在节气清明到小满前,采摘春茶,在小满和立秋间,采摘夏茶,五月到八月,采摘秋茶,为了保证茶叶质量,冬茶暂时就不打算采摘,让茶叶在冬天休养生息,来年才会长势更旺。 总之,说起茶树的种植,他开始头头是道,如数家珍。 因为他是985大学毕业的高才生,所以在学习茶叶种植的经验方面,不但会向老茶农请教,而且会采购大量茶叶种植的图书进行学习,有一两次,还去了浙江云南等著名的茶村现场学习经验,所以很快的,他成了村里最会种茶的人。 不过他毕竟工作忙,事务繁多,所以便把村里年轻一点的有上进心的村民召集起来,送他们去外省外地学习种茶经验,又让浙江等地的种茶专家来白云村现场指导教学,周明是村民里面最专心致志的村民,因此,周飞扬便让他当上了茶园的总经理,让周总经理带队。 总之,白云村的茶园开始欣欣向荣,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有时候,周飞扬在茶园里工作半天,停下来抽支烟时,他看到茶园一望无际,如同绿色的海洋,微风吹过,绿浪就此起彼伏,真是让人心情愉快。 有时候实在太累了,他就躺在茶园里,周边是密密匝匝的茶树,白色的茶泡如同果实般累累,他采了几棒茶泡,丢几颗在嘴里,味道多汁甘甜。他将双手枕在脑后,天当帐幕地当被,红土地仿佛松软的羽绒枕头,他看着鸟儿在头顶盘旋着飞舞,终于体会到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式的生活,整个人简直快活似神仙。 他彻彻底底爱上了白云村,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要生活在自然中,才最快乐,大自然是无价的,然而也是最不要钱的,在上海的水泥森林中,他何曾像今天这般,如只小鸟般自由自在。 时光如水,岁月如梭,在忙碌的生活中,村里的茶园长势如同芝麻开花节节高,除了出去参加农产品推荐会,去上级政府汇报工作,周飞扬就一直呆在茶园,他好像一棵茶树,长在地里了。村民们看到他那么勤劳,也特别有干劲,毕竟村里的茶园企业是股份制,村民都有份,茶园赚的钱越多,村民的荷包就会鼓得越高,所以村民把村里的茶园当作自家的菜园一样悉心照管。 七月份还有一件大事,就是贫困户资格调整,因为老周家还是那样穷,没有达到脱贫条件,所以他家仍然是贫困户,只是老周也不闹了,他现在和他的儿子周明一起,重新投入到茶园的创业大军里。 此外,照顾到村里的贫困情况,周飞扬又主动向上面申请,为村里多争取了几个贫困户资格,这样,白云村原本93户人家,有47户贫困户,到了今年,周飞扬当了扶贫xx,贫困户反倒增长到了50户。 老村长好心地劝他,不要这样做,这样会影响他的仕途!你想啊,周飞扬没当xx时,白云村是47户贫困户,他当了扶贫xx,反倒多了3户!也就是说,他来了之后,白云村不但没脱贫,反倒更加贫困了! 有时候一个决定,一个选择,前途就如同翻了盘似的大变。 周飞扬摇摇头,没有听取老村长的意见,他现在压根不在乎什么前途不前途,只想做点实事,走自己的路,让他人去说吧。就像初夏一样,朝着自己的目标进发,独自攀登,根本不在乎他人的看法。 他相信xx和政府的眼睛是雪亮的。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 他铁肩担道义,凭良心做事,靠人品说话。 只有让国家更加清醒深切地认识到白云村的国家级的贫困,在政策上更大力度地帮扶,再加上村民如同石榴籽般抱成团,凝心一处,白云村才有脱贫奔小康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