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章 落魄山祖师堂 (第5/15页)
又背着竹箱登山拜访,那就让陈平安自己掂量着办。 白首那封信的字里行间,透着一股幸灾乐祸,说姓刘的让人大开眼界,明明问剑在即,却还是先后跑了恨剑山和三郎庙,把太徽剑宗祖师堂的几个老人给愁得都要揪断胡子了。在恨剑山姓刘的遇到了那个水经山的卢仙子,也不知道到底聊了什么,不晓得是不是姓刘的对姑娘家家毛手毛脚还是咋地,反正把卢仙子给恼得眼眶红红,惊倒了一大片人。在三郎庙那边,竟然又有姓刘的什么红颜知己蹦了出来,好像还是在三郎庙挺有牌面的一个女人,反正从头到尾都跟着他们俩,眼神能吃人,姓刘的挑了两样重宝,谈妥了价格就跑路了。 陈平安在廊道从这一头走到那一端,缓缓而行,如此往复。 不料朱敛未到,魏檗先来。 他拿了一封飞剑传信的密信过来,是披云山那边刚收到的,写信人是落魄山供奉周肥。 陈平安看了信后,叹了口气,有这么巧吗? 走到一楼,取出一幅画卷,丢入一枚金精铜钱,隋右边从画卷中走出。 陈平安问道:“怎么回事?” 隋右边淡然道:“杀人不成反被杀,就这么回事。以后我会在书简湖真境宗继续修行。” 隋右边哪怕在画卷中死后复生,身上还带着浓郁的杀气。由此可见,她在桐叶洲玉圭宗那边,与人结怨不小,就是不知道是山上的同门,还是下山历练结的仇人。 陈平安也不愿细问什么,笑道:“刚好落魄山祖师堂马上就可以上梁,然后就是正式的挂像敬香。朱敛、卢白象和魏羡,如今都在山上。” 隋右边点点头,环顾四周,问道:“这就是落魄山?” 陈平安说道:“你可以自己随便逛。” 隋右边默不作声,走出屋外,站在崖畔那边,举目远眺。 陈平安没跟着,就坐在小竹椅上。 站在小路上的朱敛和郑大风,这才过来坐在一旁。 郑大风感慨道:“才发现这里风景好啊。” 陈平安笑道:“辛苦了。” 朱敛摇摇头:“远不如少爷辛苦。” 郑大风碎碎念叨:“你们都不辛苦,我辛苦啊。” 在霁色峰祖师堂上梁之后,一些客人都已经陆陆续续赶到龙泉郡。 挑选了一个黄道吉日,这天山主陈平安,带头挂像敬香。 此次落魄山正式创立山门,并没有大张旗鼓,并未邀请许多原本可以邀请上山的人。例如老龙城范家、孙家。 还有一些消息灵通的,很想来,却不敢擅自登山叨扰,比如黄庭国两个水神。 还有很多朋友,不适合出现在他人视野当中,只能将遗憾放在心头。 故而此次前来观礼道贺之人,都是近水楼台的关系,北岳山君魏檗,披云山林鹿书院副山长程水东,龙泉剑宗宗主阮邛,以及两名嫡传弟子——金丹境修士董谷、龙门境剑修徐小桥,还有鳌鱼背的珠钗岛岛主刘重润。 这些是客人。 此外,便是落魄山这座新兴山头的自己人。 祖师堂,悬挂三幅画像。 一位老秀才,挂在居中位置。 齐静春。 崔诚。 三幅挂像的香火牌位上,只写姓名,不写任何其余文字。 山主陈平安。 大弟子裴钱。 学生崔东山。 学生曹晴朗。 朱敛,卢白象,隋右边,魏羡。 陈灵均,陈如初,石柔。 岑鸳机,元宝,元来。 落魄山护山供奉,周米粒。 正式供奉: 郑大风。 种秋。 “玉璞境野修”周肥。 记名供奉: 目盲道人贾晟,赵登高,田酒儿。 北俱芦洲披麻宗元婴境修士杜文思,祖师堂嫡传弟子庞兰溪。 最靠近三幅挂像的年轻山主,独自一人,站在最前方。 早已不再是那个脚穿草鞋、面如黑炭的消瘦少年。 一袭青衫,头别玉簪,身材修长,双手持香,背对众人。 落魄山祖师堂一落成,霁色峰其余建筑就要跟上。 朱敛对此早有草稿,从霁色峰山脚牌坊开始,依次往上,这条中轴线上,大小建筑三十余座,既有宫观特色,也有园林风采,就连那匾额、楹联该写什么,也有细致规划,殿阁厅堂之外的余屋,尤其见功力。郑大风和魏檗也帮着出谋划策,不过最终如何,当然还是需要陈平安这位落魄山山主来做决定。 当初从莲藕福地带来的那部《营造法式》,得自南苑国京城工部库藏,陈平安极为推崇,连同北亭国境内那座仙府遗址的一大摞临摹图纸,一并送给朱敛。陈平安对于祖师堂诸多附属建筑,只有一个小要求,就是可以仿造宋雨烧前辈山庄的山水亭,建一座知春亭或是龙亭。除此之外,陈平安没有更多奢望。 朱敛拿着那本《营造法式》,笑容玩味,陈平安这才记起一事,想起这是莲藕福地历史上某国朝廷颁布的范书。朱敛哈哈大笑,说此书编撰,他当年确实是出过些力的,书上十之二三的建造法规,包括藻井、斗拱在内等规制,其实都是出自他的手笔。 陈平安便笑问,为何落魄山主峰半腰那些府邸,瞧不出半点《法式》痕迹,建造得很平庸?朱敛回答得理直气壮,当时家底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何况少爷住在竹楼,其余人等,有个落脚的地方就该感恩戴德,没